黄牛
No.7.心情主教
MZ号码 968
精华
3
积分 3685
帖子 3325
升级值 3685 点
财富值 3360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日期 2005-4-13
上次访问 2013-1-24 血型
AB型
状态 离线
|
|
不是所有的钱都是要赚的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微] 点击复制本文地址: http://bbs.exinqing.net/viewthread.php?tid=23741
[font=楷体_GB2312]最近到一位朋友家做客,听到一段孩子和大人的对话:
“爸爸,特X苏是牛奶吗?”
“当然是牛奶了。”
“可电视广告上回答这个问题的叔叔,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不!”
“那它就不是牛奶。”
“可是接下来叔叔又说,不是所有的牛奶都叫特X苏。那他不是把特X苏又包含在牛奶里面了吗?这个特X苏到底是不是牛奶呀?”
“……”
于是,一个不到一分钟的电视广告,成功地把一名小学生刚学不久的关于大概念和小概念种属关系的语法知识,彻底颠覆了。
容易让孩子困惑的类似电视广告还有呢!
“今年过节不收礼呀,收礼只收XXX。”
前面刚说过不收礼,接下来马上就说“收礼只收……”真让人恨不得立刻伸手从电视屏幕上揪住当事人:你今年到底收不收礼?
如果你说你这不叫虚伪,那这种中国式的“谦让表达”,只能在成人中间使用,怎么也不能一年到头出现在传播面极广的电视画面上,让我们天真无邪的下一代(如今很多孩子都特别喜欢看电视广告)从启蒙时就接受这种表里不一的“客套”吧!
如今的媒体,尽管不一定能承担起“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但决不能再为已经不堪的汉语语言知识添乱了,更不能充当破坏社会语言环境的先锋!
有人说,目前已进入新中国第三次语文使用混乱时期。第一次是建国初期,由于当时不少人文化水平不高等原因,在一定范围内造成了语言文字使用较为混乱状态,所以才诞生了1957年《人民日报》那篇“为纯洁祖国语言而奋斗”的著名社论。第二次语言混乱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心中最最最最红的……”之类的极“左”文句,令有良知的人既无奈又痛心。这样的结果造成,1978年语言大师吕叔湘在《人民日报》上慨叹:“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习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语文是工具,语文水平低,影响别的学科的学习。有的数学老师、物理老师诉苦,说是得兼做语文老师。”
转眼又是近30年,传播手段早已今非昔比,特别是对儿童和青少年的语言环境影响极大的电视,更是时时掌握着“话语权”,可以说是对人们影响最大的视觉媒体。而其中的广告,由于制作精良、容易渗透等特性,影响更甚。正因如此,我们的媒体工作者,特别是电视工作者,才更需要加紧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不让不合语言规范的“残次品”问世。
如今有些媒体在国家语委作出“不许篡改成语”的规定之后,又开始向破坏汉语语法方向“进军”。奉劝少数媒体工作者,为了让我们的母语纯洁准确,为了让我们的孩子掌握正确规范的语言知识,请不要破坏祖国语言环境好吗?在此套用一句广告语:不是所有的钱都是要赚的! |
|
TOP
|
社区公益: 社区公益宣传 -- 尊重他人等于尊重自己,请保持冷静的态度、发表文明的帖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