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 题:
鼓掌
[打印本页]
作 者:
天赐棋缘
时间:
2009-2-13 12:03
标 题:
鼓掌
鼓掌就是两手相拍表示欢迎、赞许、感谢。常用的几本汉语词典都有如此定义,却没有出处。鼓掌一词的来历还真说不清。我在网上找了半天鼓掌的词源考证,只找到和鼓掌有关的下面三个示例。一是先秦法家韩非的《韩非子·功名》:“人主之患在莫之应,故曰:一手独拍,虽疾无声。”这个示例说明公元前230年左右已经有了鼓掌。二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全传》第四十九回:“解宝是个好汉,有心要救他,史是单丝不线,孤掌难鸣,只报得他一个信。”由此看出,两手相拍被用来比喻合作。三是明代末年凌蒙初的《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五:“又见恶姑奸夫俱死,又无不拍手称快。”这表明拍手指正义得到伸张后的人心大快。汉语词汇多重形意。鼓掌和拍手是同义词,但不是同一个词。拍手的出现并不等于鼓掌的出处。鼓掌如何而来仍是个迷。
鼓掌在西方的词源考证比较明确,至少有出处。鼓掌的英文是Applause,来源于拉丁文Applaudere。公元前200年的古罗马剧作家Plautus在他的剧本结尾处总爱写上Plaudite,告诉观众别忘了拍手,或者击打物体发出声音,以表示感谢。戏剧是鼓掌在西方的最早来源。西方人喜欢看戏剧听音乐,鼓掌渐渐变成剧场里的一个礼仪。这个礼仪如今是普遍施予的礼貌。演员上场,场下的掌声是欢迎、鼓励。演员退场,场下的掌声是祝贺、感谢。台上台下是通过掌声达到感情上的沟通。有时,观众会随着台上音乐的节拍鼓掌,忽强忽弱,气氛和谐。最能引起观众鼓掌的是老约翰·施特劳斯于1848年写成的《拉德茨基进行曲》。维也纳交响乐团在每年的新年都要演奏这首进行曲。
然而,音乐是一个复杂的东西,不少人(本人在内)听不懂,更不知道在何时何处鼓掌。这时,职业“鼓掌人”应运而生。他们坐在前排,率先拍手,以此诱导后排的观众仿效。在19世纪中旬的意大利,一个职业“鼓掌人”每拍掌一轮,能挣到10个里拉;再喊一声“Bravo!”就能挣到15个。难怪英语里有“雇佣来的手”(The Hired Hand)。剧院老板觉得这钱花得不冤。有了掌声,演员就有了信心;有了信心,演员就能发挥。如此一来,观众享受到艺术,老板得到利润。今天的个别中国青年歌手可没有那么迂回,他们直接索要鼓掌。也许是歌曲过于晦涩,也许是嗓子过于娇柔,他们的演出有时会使观众闷声不响、呆若木鸡。对此,他们会说:“怎么我听不见掌声?别那么吝啬好吗!”于是,稀落的鼓掌成了心理安慰。
中国古代有戏剧和音乐,但不知是否有人真正因为吝啬而不鼓掌。在极其有限的所知里,我猜测不鼓掌的可能性更大。中国那时的乐舞不亚于也不同于罗马、希腊的戏剧。其不同之一是乐舞不用于商业活动,之二是乐舞只用于贵族。从《周礼》的记载看,乐舞和“礼”一起被看作是道德教化的工具。《礼记·乐记》有“乐者,通伦理者也。”在那时的日常生活中,乐舞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贵族常常在乐舞的伴奏下进行日常生活和各种礼仪活动。生活在音乐中的人们对音乐太习以为常,以致注意不到音乐的存在,更谈不上停下手中的事来时不时地鼓掌。中国古代的宫厅里有专管乐舞的乐官,他们时常为国王安排一些节目。然而看演出时,国王只是危襟正座(或斜躺着)、神态俨然(或龌龊)。尽管鼓掌是抬手之劳,国王不肯屈尊为几个戏子拍手。
唐朝梨园和宋朝杂剧的场面不得而知,更不敢妄加评论。说到近代的京剧,梁实秋在《听戏》中对北平的戏园有所描述。其说到,戏园本称茶园,原是喝茶聊天的地方。乱烘烘的高谈阔论不说,观众还边说边吃瓜子、糖葫芦、豌豆黄、水果……应有尽有。观众根本不在乎看戏,也腾不出手鼓掌。倒是一些真正的戏迷背靠着柱子,闭着眼睛细听。遇到一声韵味十足的唱,他们会大吼一声“好”,若发现出错,便来一声倒好。情动于中发于外。对于中国人来说,喝彩比鼓掌更淋漓酣畅。日本歌舞伎的观众不仅可以叫好,而且可以呼喊演员名字。想必日本人的叫好是学自中国。
欢迎光临 心情论坛 (http://bbs.exinqing.net/)
Powered by Discuz! 5.0.0 RC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