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 题:
[文化]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由来
[打印本页]
作 者:
卡哇依
时间:
2007-2-17 02:50
标 题:
[文化]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由来
[attach]21488[/attach]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
中国农历年的岁首称为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像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託新的希望的佳节。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它是由虞舜兴起的。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算是正月初一。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春节过去也叫元旦。春节所在的这一月叫元月。
但是﹐中国歷代元旦的日期并不一致﹕夏朝用孟春的元月为正月﹐商朝用腊月(12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以10月为正月﹐汉朝初期沿用秦歷。汉武帝刘彻感到歷纪太乱﹐就命令大臣公孙卿和司马迁造「太阳历」﹐规定以农历正月为一岁之首﹐以正月初一为一年的第一天﹐就是元旦。此后中国一直沿用夏历(阴历﹐又称农历)纪年﹐直到清朝未年﹐长达2080年。
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宣佈中国改用世界通用公历﹐也叫阳历﹑新历。并决定以公元1912年1月1日为民国元年1月1日。1月1日叫新年﹐但不称元旦。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採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为了区分阳历和阴历两个「年」﹐又因一年二十四节气的「立春」恰在农历年的前后﹐故把阳历1月1日称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正式改称「春节」。
地球绕太阳一週﹐历法上叫一年﹐循环往復﹐永无止境。但是﹐人们根据春﹑夏﹑秋﹑冬四季节气的不同﹐就以夏历正月初一为一年的岁首。每年农历十二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半夜子时(12点)过后﹐春节就算正式来到了。
临近春节﹐人们採办年货﹐除夕时﹐全家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贴年画﹑春联﹔迎接新的一年来临。
随着新中国的建立﹐春节庆祝活动更为丰富多彩。不仅保留了过去民间习俗﹐剔除了一些带有封建迷信的活动﹐而且增加了不少新的内容。使春节具有新的时代气息。1949年12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规定每年春节放假3天。
附件:
cj.gif
(2007-2-17 02:50, 20.16 K)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0
http://bbs.exinqing.net/attachment.php?aid=21488
作 者:
卡哇依
时间:
2007-2-17 02:52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过新年的形式各有不同。汉族﹑满族和朝鲜族过春节的风俗习惯差不多﹐全家团圆﹐人们吃年糕﹑水饺以及各种丰盛的饭菜﹑张灯结綵﹐燃放鞭炮﹐并互相祝福。春节期间的庆祝活动极为丰富多样﹐有舞狮﹑耍龙的﹐也有踩高跷﹑跑旱船的。在有些地区人们沿袭过去祭祖敬神活动﹐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平安﹑丰收。古代的蒙古族﹐把春节叫做「白节」﹐正月叫白月﹐是吉祥如意的意思。藏族是过藏歷年。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是过「古尔邦节」。春节也是苗族﹑僮族﹑瑶族等的盛大节日。
【春节的由来】
春节是中国人一年中的第一个传统佳节。过去,春节被称为「新年」,因为按照中国歷史上一直沿用的农历,这天是正月初一,为新一年的开头。
在中国,过春节通常被称为「过年」、「过大年」。
据记载,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它是由虞舜兴起的。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算是正月初一。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1911年辛亥革命后,中国採用公历纪年,农历新年便改称「春节」(大约在公历1月下旬到2月中旬之间)。
家家贴春联、贴年画、装饰居室。春节前一夜叫「除夕」,是家庭团聚的重要时刻,全家人欢聚一起,吃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许多人通宵不眠,称「守岁」。次日,大家便开始到亲朋好友家里「拜年」,相互问候,祝愿在新的一年里万事如意。春节期间,传统的文娱活动以狮子舞、龙灯舞、划旱船、踩高跷最为普遍。中国歷代元旦的日期并不一致:夏朝用孟春的元月为正月,商朝用腊月(十二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以十月为正月,汉朝初期沿用秦歷。汉武帝刘彻感到歷纪太乱,就命令大臣公孙卿和司马迁造「太阳历」,规定以农历正月为一岁之首,以正月初一为一年的第一天,就是元旦。此后中国一直沿用夏历(阴历,又称农历)纪年,直到清朝未年,长达2080年。
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宣佈中国改用世界通用公历,也叫阳历、新历。并决定以公元1912年1月1日为民国元年1月1日。1月1日叫新年,但不称元旦。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採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为了区分阳历和农历两个「年」,又因一年24节气的「立春」恰在农历年的前后,故把阳历1月1日称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正式改称「春节」。
作 者:
卡哇依
时间:
2007-2-17 02:53
【「年」兽的传说】
传说,中国古时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兇勐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
某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上山避难,一个乞讨的老人走进村子。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一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
老人鹤髮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婆婆继续劝说,老人笑而不语。婆婆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发现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狂叫着扑过去。院内突然传来「噼噼啪啪」的爆响声,「年」兽浑身战慄,不敢往前行。原来,「年」兽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家门大开,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哈哈大笑,「年」兽见状,狼狈逃蹿。
第二天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婆婆向人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人们拥向婆婆家,只见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世@@U尽的竹子「噼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蜡烛发着余光……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
【春节的六大活动】
扫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含义,就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贴贴春联、年画和「福」字。
请请灶君、财神。
守守岁。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是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目的在于延长父母寿命。
拜拜年、贺岁。拜年是向长辈叩岁;贺岁是平辈相互道贺。
耍耍龙灯祈求龙的保佑,希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春节的两大讲究】
红包(压岁钱)发红包给未成年的晚辈(中国人的传统观念认为已婚者才算成年),表示把祝愿和好运带给他们。红纸包里装着钱,让孩子们开心,红纸象徵好运。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
吃饺子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已相当盛行。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子夜(晚12时)前包好,子夜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过年吃饺子有很多传说,一说是为了纪念盘古氏开天闢地,结束了混沌状态,二是取其与「浑囤」的谐音,意为「粮食满囤」。
民间流传吃饺子与女娲造人有关。女娲造人时,天寒地冻,人的耳朵很容易冻掉,女娲便在人的耳朵上扎个小眼,用细线把耳朵拴住,线的另一端放在人的嘴里咬着,这样才算把耳朵做好。老百姓为了纪念女娲的功绩,就包起饺子来,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状,内包有馅(线),用嘴咬吃。
欢迎光临 心情论坛 (http://bbs.exinqing.net/)
Powered by Discuz! 5.0.0 RC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