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 题:
[乐器]中国乐器
[打印本页]
作 者:
卡哇依
时间:
2007-1-11 01:56
标 题:
[乐器]中国乐器
拉弦
板胡
板胡是因其琴筒面板以薄的桐木板制成而得名。它的体积虽小,但声音高吭而嘹亮,流行于东北、华北和西北各区,许多地方戏曲都用它作主要的伴奏乐器。因其音色最具有民族色彩,在合奏中常扮演领奏和独奏的角色。
板胡可分为高音、中音和次中音。高音板胡琴筒的面板最小,多用于河北梆子戏、评剧、豫剧、山东梆子等等,也最常用于独奏和合奏中。中音板胡的面板比高音板胡的稍大,音色浑厚,多用于秦腔,郿鄂及陇剧等,也用于独奏和合奏中。次中音板胡,又称椰胡,其琴筒背面和高音、中音板胡的不同,一般雕有金钱花孔。它虽已不于中乐合奏中使用,但却多用于晋剧和上党梆子等。
高胡
高胡音色娓婉,柔和细腻,最能表现南方的风土民情,是粤剧的主要伴奏乐器,故又称粤胡。伴奏粤剧的拉法与演奏中乐的略有不同,伴奏粤剧时需常加花款以突出其色彩,调性也与现代中乐的不同。高胡演奏方法和二胡的很接近,但有时需把它平夹于两腿间使其音色更细緻动听。
二胡
二胡现为主要的拉絃乐器之一,它的弓是放于两条弦线之间,其共鸣箱上蒙有蛇皮。因它具有明亮、圆润与柔和的音色及丰富多样的演奏技巧,故成为一种广泛使用的独奏及伴奏乐器。
中胡
中胡的琴筒比二胡的大,有呈圆形或呈八角形。它是为了附合近年代中乐合奏的需要,而改进出来的中音域弦乐器。在乐队中的作用有如西洋乐器的中提琴,主要用作衬托及丰富乐队的音色。中胡有时也担任独奏。
革胡及低革胡
革胡及低革胡也是近代改革出来的低音乐器,其定弦和演奏的方法和大提琴与低音大提琴的一样,但革胡及低革胡的共鸣箱上却蒙有蛇皮。
马头琴
马头琴是蒙古族拉弦乐器,蒙语称「莫林胡尔」、「潮尔」。音域约三个八度,音色柔和圆润,宜于演奏悠长辽阔的旋律,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相传是中国胡琴的祖先。马头琴琴桿细长,用紫檀或榆木制,音箱用松木制,呈梯形,两面蒙马皮或羊皮。琴桿上端雕马头,两轴张两根马尾制做的琴弦,用马尾弓拉奏。
马头琴源于牧民的传说,是牧民喜爱的乐器。音色柔美深情、凄楚悲凉。
四胡
这种四弦胡琴在清代的典籍中又称「提琴」。主要在内蒙古及其他汉族地区流行。四胡的琴杆、琴轴、琴筒均以红木制作,琴杆中下段呈圆柱形,上段呈方形,设硬木弦轴四个。琴简有六角形、八角形、圆筒形,一端蒙以蟒皮或蛇皮(民间亦有用羊皮),上置木质琴码。
它四弦的分佈跟二弦差不多,即将四条丝弦分为二组。其中1、3两弦为一组(外弦);2、4两弦为另一组(内弦);拉弦方法跟拉二胡差不多,但其音色较厚及饱满。四胡分大、中、小三种规格,分别为低音四胡(音色低沉丰满,声音醇厚,略带沙音,富有特殊魅力,多用于叙事民歌的说唱伴奏,也可参与合奏。)、中音四胡(音色柔和粗犷,音量较大,常用叙事民歌的伴奏,亦可参与合奏,独奏则较少。)、高音四胡(音色刚健明亮,声音穿透力强,极富民族色彩,擅于演奏轻快、华丽的旋律,亦能演奏清新抒情的乐曲;可独奏,也可参加合奏及重奏。)。
坠胡
亦称曲胡、二弦。流行于河南、山东等地,是河南曲剧、豫剧、山东吕剧和山东琴书的主要伴奏乐器。
琴筒用硬木或黄铜制成。前囗蒙蟒皮,琴杆红木兼作指板,置两轸,张两弦,用马尾了擦奏。
弹拨
古筝
古筝早于战国时已流行(公元前475-221年),有悠久的歷史。最初的筝是古代游牧民族所制造的一种小形竹制乐器,后来流行于秦国(公元前255-206年),即所谓「秦筝」。
古筝在古代为伴唱民歌或独奏之用,在唐宋时亦于乐队中使用,着名独奏作品有「广陵散」等。古筝因用弦不同(丝弦或金属弦),故有纯朴、典雅,和清脆、明决之分。
杨琴
扬琴源于中东,盛行于波斯(即伊朗)一带,于公元十二、 十三世纪时向西传至欧洲,流行于东欧各国。约于公元十六世纪时万历年间传至中国。古时候的中国,把 由西方经陆路传至之事物,冠以"胡"字,如胡乐、胡服;而 经由东南方水路传来的,则加以"洋"字,如洋火(火柴), 洋教。故洋琴(俗作扬琴)一词,则显示这乐器是由东方海 路而来。
以前广东人所造的扬琴多是蝴蝶形,故俗称蝴蝶琴。它是利 用一对竹棒敲打弦线而发声。经过多年的改良,特别是增加 的滚轴与变音推槽,使调弦又准又快。扬琴音域宽阔,除可 弹奏简单的和音外,亦能奏出快速的琶音,效果流畅明快, 经常担任伴奏及独奏。
柳叶琴
柳叶琴是与琵琶相似之高音弹拨乐器,由于其形状似一片柳叶,故称柳叶琴。柳叶琴体积较琵琶小,易于携带,有百余年的歷史。目前的柳叶琴有四弦廿四品位,能调较至各种调和弹奏半音阶,在民族管弦乐的配器上,成为不可缺少的乐器。又因其琴弦短,共鸣箱细,音色清逸柔美,而且音调活泼,变化万千,所以它是一件具有特色的独奏乐器。
琵琶
琵琶已于公元前三世纪出现,是中国弹拨乐器的其中一种,有四条弦线。琵琶由琴头、琴颈、龟盘、相、品、復手、琴弦组成,演奏时用右手手指甲或缠上「假甲」拨动弦线发出声音。琵琶有宽广的音域,合奏时常音区有三个八度,其音色变化多样,表现力和演奏技巧丰富。琵琶各音区的音色变化丰富:低音区厚实粗犷,中音区清秀柔美,高音区清脆明亮。故琵琶能演奏快速的乐句,表达欢乐愉快的气氛,而且善于演绎幽静典雅的旋律。
琵琶在乐团中不仅是一件重要的旋律拨弦乐器,也是极佳的伴奏乐器。合奏中琵琶以单音、双音、和弦来奏出各种节奏作为伴奏,有时则用长音和声衬托旋律。独奏则多以变化多样的演奏技巧,丰富乐曲的内容,如使用「拍」模仿炮声、「提」描写雨滴声、「轮面板」模仿马蹄声等。
琵琶的演奏技巧分为右手技巧 (基本技巧、特殊技巧和汇组技巧) 和左手技巧(基本技巧、特殊技巧)。右手技巧包括弹、挑、勾、抹、剔、双弹、双挑、滚、摇、分、摭、扣、扫、拂、琶音、轮等;特殊技巧如拍和摘;汇组技巧是由两个以上的基本技巧汇编成组的技巧。左手的基本技巧有吟、打、带、擞、滑音、泛音等;特殊技巧有煞、绞弦和伏等;其他的技巧则有如双音及和弦等。着名的琵琶独奏乐曲如《阳春白雪》(古曲)、《十面埋伏》(古曲) 、《月儿高》(古曲)等,琵琶协奏曲有《草原小姐妹》(吴祖强、王燕樵、刘德海曲) 、《花木兰》(顾冠仁曲) 等。
另有南音琵琶(见上中图)与萨摩琵琶(见上右图)。
南音琵琶又名南琶、横抱琵琶,因现时通用的琵琶均为竖抱弹奏,唯南音琵琶保留着古代横抱的演奏姿势。南音琵琶从中原流传至福建地区,在南音中是主奏乐器,多演奏骨干音,韵味古朴,在高甲戏文场中也是主奏乐器。音箱用松木挖空制作,面板用桐木制,四轴,张四弦,共四相九品。面板左右各刻一半月形音孔。南音琵琶有独特的演奏指法、名称和记谱符号,如搓指、点挞、点指、去倒、半跳、颠指、直贯、快落指、慢落指等计二十九种。
萨摩琵琶于十六世纪中叶由日本南部萨摩藩的君主岛津日斋 (Shimazu Jisinsai) 特为其用以鼓励武士及辖下藩民所作的歌谣及故事伴奏所制。现今的萨摩琵琶共张弦五条,第四、五弦音高相同,调弦则按演奏家的声域而定,主要用作演奏旋律。演奏者一般以左手在五条相距极大的品柱之间按弦,右手则手持拨子拨奏;流派方面分有正派、锦心流等。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萨摩琵琶因名家西幸吉 (Nishiko Yoshi) 在明治天皇前演奏而得以普及全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本土音乐一度衰微;至六十年代,作曲家武满彻 (Takemitsu Toru) 为萨摩琵琶、尺八及西洋管弦乐团创作了一首名为《十一月的乐段》的双重协奏曲,其中萨摩琵琶那种与印度的西塔琴 (Sitar) 与电子结他近似的独特音色,以及透过各种演奏法所产生足以与乐队抗衡的压迫力,使萨摩琵琶备受国际乐坛的注目,而演奏家鹤田锦史 (Tsuruta Kinshi) 亦以其精湛的演奏成为一代宗师。
阮
阮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歷史。阮有四条弦线,有大、中、小阮之分。现代的阮能奏出丰富及细緻的音色,故常用于民间戏曲及说唱乐中。在现代大型乐队合奏中,它则多参与伴奏。相传因由「竹林七贤」的阮咸善弹此乐器,故经阮仕春先生改良后的阮名为「阮咸」(见上右图)。阮咸荣获199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96年度文化部科技进步二等奖。该产品从復原制作唐代阮咸中寻找到唐阮咸的音色,以此为依据设计现代阮咸的共鸣箱,共鸣箱的背板呈锅底形,根据声音的入射角等于出射角及凹面对声波的会浆、反射原理,使击弦的能量更有效地振动面板,使其振幅增加。因此发音集中,具穿透力、酣美、均衡灵敏度高。演奏起来方便轻松,高音清亮干净,中音纯正,低音醇厚而不混浊。选用这种原理设计出体积不同的共鸣箱,组成了高音、中音(四种)、低音阮咸系列,音色统一,音域宽广,由C~d#。由于其科学性与实用价值较高,该系列已为海外数十乐团相继採用。
三弦
三弦,又名「弦子」,是中国弹拨乐器之一,由秦代的「弦拨」发展而来,「三弦」这名称最初见于明代文献中。顾名思义,三弦只有三条弦线。在民间说唱乐中,如北方的「大鼓书」(亦称说书)、南方的「清音」、「道情」等,三弦均作为一种主要伴奏乐器。由于其声音铿锵有力,在乐队合奏中,常用来加强节奏效果。
箜篌
箜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弹弦乐器,又称「空侯」、「坎侯」,主要盛行于晋至唐代。据说唐代有乐人专门从事箜篌演奏,后来被宫廷垄断成为宫廷特有的演奏乐器。到了明、清两代时,这种乐器比较少见,最后竟成为绝响。到了本世纪50年代,中国的音乐工作者才开始复制箜篌的工作。箜篌分卧式(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出现,七根弦,拨弹演奏。)、竖式(见上图)和凤首式(见上图)三种。
在古代皇室奏乐中,箜篌是不可缺少的。它不仅能演奏旋律,也能奏出和弦。在独奏或伴奏方面,都较很多乐器理想。
箜篌音域宽广,和声色彩丰富、纤细柔美,既有竖琴的音响效果,又有古琴、筝的韵味,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古琴
古琴是中国传统音乐中一个突出的代表,远在周朝已经出现,并逐渐成熟。古琴学名为「七弦琴」。顾名思义是由七条弦线所构成。琴身为狭长形木质音箱,琴面张弦七根,外侧镶嵌有13个标示音位的玉徽。底板开有两个一大一小的出音孔,称「凤沼」和「龙池」。歷史上许多着名的思想家及艺术家,如孔子、蔡邕、嵇康等都以弹琴闻名于世;司马相如以琴求偶、伯牙与钟子期以琴神交等故事皆十分着名。
琴重视写意及音色变化,以散(空弦音)、泛(轻按)、按(实按弦至琴面)三种音色的对比,配以极细緻的左右手指法,带出了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的清、微、淡、远的审美意境和艺术精神。
吹管
笛子
笛子是中国民间的竹类乐器之一。古代称为「横吹」后又称「横笛」,明朱载堉的「律吕精义」中亦有有关的记载。相传为汉武帝时(公元前187-140年)张骞出使西域后,才开始将笛传到当时的首都长安(即现时的西安)。相传笛子本来是振奋士气用的,宋朝后成为伴奏戏曲的重要乐器,其音色清脆高吭,透明而圆润动听。
洞箫
洞箫和笛子一样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源于汉代的西羌,叫做羌笛。唐、宋朝间,人们渐把竖吹的古笛叫"箫"。
相传最初的洞箫上有三孔或四孔。古代的洞箫用十六根或二十四根长短不同的竹管,管的上端开有吹孔,每根竹管只能发出一个音,把它们编排起来后便插入一具木制的鸟翼型座子上,这乐器现称为「排箫」。洞箫使用的范围很广,除独奏外,在合奏和歌唱伴奏中也经常使用。其音色幽静柔和,适宜演奏抒情的乐曲。
笙
古时大笙称"竽"(亦即是成语「滥竽充数」中所提起的乐器),小笙称"和",公元前十五世纪殷代甲骨文上已有关于"和"的记载。公元前六世纪,中国的诗习(诗经)中也常提到这种乐器。史记有「女娲氏制笙簧」,由此推算笙的歷史至少有三千年以上。传统的笙一般为十三簧或十四簧,经过改革后有廿一、廿四、廿六及三十二簧等。周朝以来,其簧数介乎十三至十九之间。周代的笙之竹管特长,管多的笙叫做"竽",北笙有十七簧,南笙(又称苏笙)有十三簧,其音色清幽而明亮,能吹奏和音与简单复调,表现力很强,受到广大听众欢迎。
管
「管」可分北管及南管,北管又分木管及双管,南管则用竹造,歷史悠久。古代的管子用芦苇制成,一枝管只能吹出两三个音。公元前384年间,随着「龟兹乐」传入中国的筚篥,是一种木质的管,上开九孔,管上插了芦苇的哨嘴。所以中国传统的管和筚篥的基本结构很相似,中国管富有特殊的音色,常当作色彩乐器使用。
唢吶
唢吶又名喇叭(广东人俗称「咑」),是中国古老的民间乐器之一,有二千多年歷史,在明代已普遍流行。在民间的婚、丧等红白二事以及风俗性之节日中,唢吶均是主奏乐器。它有时亦用于戏曲伴奏中。其声音明亮。它是以一个用芦苇制的唢吶嘴而发音,是一种双簧乐器,其底部用一个喇叭形的金属制的扩音器,把声音扩大。
此乐器擅于表达雄壮的气势及欢畅热闹的气氛。唢吶可分低音、中音及高音,最小的称为「海笛」。现时所採用的唢吶并加上键子,称为「改良唢吶」或「加键唢吶」。
骨笛
中国最原始的吹管乐器。与其说是「笛」,也许称为「哨」更为贴切。因它只能吹出若干高音的声响,并无固定的音阶音律可依循。骨笛可能并非乐器,而是古代的狩猎工具或用以游戏的乐具。
浙江省河姆渡新石器文化遗址发现160多支骨笛,以禽鸟骨造成。分为一孔、二孔或三孔,可吹出尖锐或悠扬的哨子声音,有技巧的运用多孔骨笛则可吹出音阶。
埙
埙 (音:圈) 是中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远古的埙多为石制、骨制,后来逐渐改用陶土烧制而成,以模仿禽鸟鸣声,作为诱捕禽鸟的辅助工具。土埙的形象多变,从新石器时代到殷商,有直笛形、圆球型、椭圆形或鹅蛋形。埙有多种型制,有的除了顶部一个吹音孔外,并无按音孔;有些则有一至三个按音孔。到了殷商时期,土埙已有五个按音孔,前三后二。
埙音色古朴、醇厚、浑圆,能独奏又能与其他古乐器合奏,如钟、琴、瑟等,多用于歷代宫廷雅乐,民间也有流传。七十年代在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发现一枚已有七千年歷史的土埙。它只有一个吹音孔,并无按音孔,呈短条状,密底,用口吹孔发声。另一枚在安阳殷垆出土的土埙已能吹出十一个音,包括一个完整的七声音阶。
巴乌
巴乌是流行于云贵一带彝、哈尼、傣、佤、布朗、苖等少数民族的吹管乐器。管身用细毛竹、青竹制,下端(或右端)开口,上端(或左端)留竹节或木塞封闭。上端管壁开长方形吹口,用蜂蜡黏一长方形竹或铜制簧片,簧舌呈三角形,有细篾编制的活动簧套。管身开八孔(前七后一),与吹口成45度角。有的在下端开二至四个尾音孔。常用巴乌全长30至60厘米。音域:高音巴乌F1─ G2、中音巴乌B ─ C2、低音巴乌 F ─ G1。
敲击
大鼓
大鼓的鼓身像一个花盆,故又名花盆鼓。其鼓身由木造成,上下蒙有牛皮。演奏时,需把鼓放于木架上,用两枝木棒敲打而发声。在乐团中,有时会使用一套有不同大小的花盆鼓,来演奏旋律性的独奏片段。
木鱼
木鱼原为佛家的法器,专供唸佛之用。其圆型及中心空的木身外面,刻有鱼麟的形状,用小木槌敲击而发声。据谓鱼昼夜常醒,所以刻木鱼以警昏惰。古书中提及之木鱼是用长木刻成鱼型之乐器,长达四、五呎,悬挂于佛堂之外,以便召集僧侣用膳时使用。近代乐团中,多使用一套有不同大小的木鱼。
锣
锣之起源地难以稽考,于唐代已见应用。锣是金属制之敲击乐器,圆型,直径由三、四吋至三、四呎均有,其面则有平面和微凸之分,因各地之锣的型制不同,所以其音响效果不一。
钹
钹俗称为「喳喳」,是两片中央稍为凹陷的圆型铜片合击的敲击乐器。在叙利亚、波斯、希腊、罗马等古国,三千年前已有钹,但均属小形;而大形之钹,似乎在中国才有。钹是作为法器随佛教传入,于东晋前已传入中国。唐代以后,民间迎神赛会、佛道法事及舞狮舞龙均有用钹,戏曲中亦有使用。
钟
最初的钟用陶土制成,到了夏朝出现了青铜制成的钟,周朝已经用铜编钟(三个或以上具有一定音高的铜钟,并以音阶编排,称为编钟。)演奏音乐。西方的钟呈圆形,完音较长,并不一定适合作音乐演奏用途;而中国古代的钟扁,完音较短,每个音也比较清楚,所以适合作音乐演奏用途。
1978年,在中国湖北曾侯乙墓中发现了目前全国最大型的钟鼓乐队,悬挂的编钟有六十五个,分三层悬挂,重达二千五百公斤。经过测音后得知每个钟都可发出两个固定音阶,全套编钟则可发出五个八度的十二个半音,只比现代钢琴少了最高及最低的两个八度。最有趣的是,这套编钟的「宫音」发声频率竟跟现代钢琴的中央C大致相同。
钟
磬是其中一种中国最古老的乐器,早在夏朝已经出现。那时的磬纯粹挂起来独立敲打,为节奏乐器而非旋律乐器。到了周朝,石磬的选料及制作技术逐渐考究,以玉石、青石、石灰石等磨制,并由独立敲打演变成按照不同音阶组成「编磬」(见上图),因而成为旋律乐器。夏朝的磬以石磨制成鱼的形状,到周朝则发展到外形略似「人」字型曲呎,顶部为悬挂起来的地方。
中国湖北曾侯乙墓中发现了最大型的编磬共四十一枚,分两层悬挂。经过测音后得知全套编钟可发出三个八度的十二个半音。由于编磬半音齐全,可与编钟及鼓合奏,声音古雅,气势堂皇,为古代宫廷的演奏乐器,墨子称之为「钟鼓之乐」。
[
本帖最后由 卡哇依 于 2007-1-11 01:58 编辑
]
欢迎光临 心情论坛 (http://bbs.exinqing.net/)
Powered by Discuz! 5.0.0 RC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