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论坛


 
标  题: 惊心动魄十小时:中欧纺织品贸易谈判大揭秘
lovever (乱云飞渡)
No.6.心情长老
Rank: 3Rank: 3Rank: 3


MZ号码 120
精华 2
积分 2947
帖子 1984
升级值 2947 点
财富值 2917 点
阅读权限 40
注册日期 2004-11-23
上次访问 2012-12-2
血型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5-7-5 10:5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收藏]
惊心动魄十小时:中欧纺织品贸易谈判大揭秘
字体大小:[][][][]  点击复制本文地址:http://bbs.exinqing.net/viewthread.php?tid=4127



2005年6月11日凌晨,经过紧张的10小时谈判,商务部部长薄熙来和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在上海西郊宾馆向外界宣布,中国和欧盟就纺织品贸易问题达成《中欧谅解备忘录》,在最后时刻避免了一场迫在眉睫的贸易战,化干戈为玉帛。


  然而,由于双方都没有透露更多的细节,这些问题开始萦绕在人们心头:中欧谈判的内幕究竟如何?10小时内中欧谈判代表间发生了什么?双方从谈判中争取到了什么样的好处?《环球》杂志记者通过对此事的长期跟踪和深入采访,终于获悉谈判内情。


  惊心动魄十小时:中欧纺织品贸易谈判大揭秘


  《环球》杂志记者/张毅 车玉明


  《中欧谅解备忘录》的达成标志着这一轮的中欧纺织品贸易争端尘埃落定。


  国内各界对这一谈判结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一协议的达成,体现了中国政府为最大限度地保障我国纺织企业的利益、积极磋商、解决贸易摩擦的诚意,有利于为中国和欧盟相关企业创造积极、稳定、可预见的贸易环境,促进中国纺织品对欧出口有序增长。


  但是,由于中欧双方都没有透露更多的细节,特别是对十类纺织品确定的合理基数到底是多少,仍是一头雾水。国内一些专家学者甚至认为这一谈判结果是从纺织品一体化的倒退,重新回到配额时代。


  商务部密集通报


  6月13日下午,商务部召开通报会,商务部常务副部长于广洲主持,参加中欧纺织品贸易谈判的商务部副部长高虎成和部长助理傅自应,向62家国内主要纺织品出口企业和商会代表通报了中欧纺织品贸易谈判的有关情况。


  6月17日下午三点,在京西宾馆第一会议室,纺织品应对工作部际协调小组召开中欧纺织品谈判情况通报会。高虎成从谈判的背景、谈判的过程、谈判的成果等方面详尽介绍了相关情况。薄熙来做了补充。


  6月18日上午10时, 8家纺织品出口企业负责人和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负责人与部分中央媒体记者进行了座谈,高虎成和傅自应参加了座谈。


  上午11时,商务部11层会议室,薄熙来、高虎成、傅自应3位中欧纺织品贸易谈判中方谈判组成员,又与来自国务院发展中心、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商务部研究院、清华大学的部分专家学者进行了座谈沟通。


  如此密集的通报和沟通,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大家充分了解这次谈判的实际情况以及重大意义。《环球》杂志记者参加了上述所有活动,并对薄熙来、高虎成和傅自应三位中方谈判代表进行过单独采访,了解到更多情况。


  箭在弦一触即发


  纺织品是中国少数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商品。从种棉花到出口成品,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纺织品产业链十分完整的国家。中国既是全世界最大的纺织品生产、消费国,也是最大的出口国。


  据海关统计,2004年中国纺织品出口951亿美元,占全国外贸出口总额的1/6,占世界纺织品贸易总额的23%。


  作为吸纳就业人口最多的传统制造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国的纺织业直接就业人数超过1900万,间接就业人数接近一个亿。纺织业对中国缓解就业压力、保持社会稳定和建设和谐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纺织品与服装协定》,从2005年1月1日起,长达40多年的纺织品配额管理体制彻底终结。全球纺织品贸易开始进入自由贸易时代。


  在原有的配额体制下,188个类别的中国受限纺织品年均增长率被严格限制在1.7%。取消配额后,这些类别的纺织品将获得正常增长的机会,中国纺织品的竞争优势也将得以进一步发挥。世贸组织预测,纺织品一体化后,中国纺织品出口将在短期内占到全球市场的50%。


  早在一体化之前,国内许多纺织企业就憋足了劲,要在后配额时代大干一场。许多地方纷纷上马新的加工能力,前些年浙江省压掉940万纱锭,但近几年新增的就达到3000万锭。


  为了避免中国纺织品出口在配额取消后过快增长,减少贸易摩擦,中国政府决定从2005年1月1日起,对向全球出口的外衣、裙子、衬衫、裤子、睡衣、内衣等7大类33个敏感类别的148个服装税号,加征出口关税。为了给纺织品争端降温,5月20日又宣布从6月1日起大幅度提高74种纺织品的出口关税,其中多数产品的税率比原来提高了4倍。


  中国政府主动加征纺织品出口关税的善意,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回应。中国纺织品出口最大的两个市场和美国和欧盟,自今年4月以来相继对中国部分出口纺织品设限或发起设限调查。


  在近两个月的时间里,中欧你来我往,针锋相对,弦越崩越紧,一场纺织品贸易大战眼看就要爆发。


  中央领导高度重视


  由于纺织品贸易争端屡屡发生,纺织品出口环境面临不确定性,出口受到很大影响。今年春季广交会期间,纺织品出口成交额出现下降,这是除2003年因“非典”造成出口下降外历年少见的。由于形势不明朗,企业不敢接单、下单,江浙等一些地区的工厂无奈进行裁员或停产。许多企业感到忧心忡忡、不知所措。


  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心中欧关系的发展,也非常重视国内的纺织企业,关心纺织工人的就业情况。自5月初以来,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吴仪副总理等中央领导,从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高度出发,就妥善处理中欧纺织品贸易摩擦多次做出重要批示。


  国务院两次专门研究纺织品问题,并成立了纺织品应对工作部际协调小组,国务院领导提出了“力争从欧盟取得突破,力争达成一揽子协议”的应对原则,为制定应对方案、做好应对工作明确了方向。


  温家宝总理就中欧纺织品贸易谈判,先后7次批示,打过8次电话。用商务部部长薄熙来的话讲,温总理和吴仪副总理实际上是这次谈判的总导演。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薄熙来:必须顾及发展中国家利益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曹新宇向《环球》杂志记者介绍说,中国纺织品的前3大出口市场是美国、欧盟和日本;而印度、墨西哥、巴基斯坦、孟加拉、泰国、斯里兰卡、越南、南非、尼日利亚等众多发展中国家也是纺织品出口国,出口市场与中国重叠。一些国家的个别类别市场份额还超过中国产品。中国纺织品出口的迅速发展,既和发达国家相当一部分产品有竞争,与发展中国家也有竞争。许多发展中国家对此高度警惕。


  早在纺织品一体化之前,65个国家——大部分是发展中国家——的115个行业协会,通过了《伊斯坦布尔宣言》,要求推迟实行纺织品一体化,这一提议被世界贸易组织拒绝。今年以来,已先后有数十个发展中国家,完成了对中国纺织品实施特殊保障措施的国内立法,还有一些发展中国家已经对中国纺织品设限。


  国务院主管对外经济贸易的副总理吴仪曾多次讲过,在纺织品贸易问题上,一定要顾及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中国不能犯众怒,不能四面楚歌,失道寡助。


  美国商务部部长古铁雷斯访华时曾问薄熙来,中国纺织品的竞争对手是谁,薄熙来想了想后回答说:“没有”。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对记者说,中国的纺织品竞争力太强了,可以说是打遍天下无敌手。在后配额时代一定要保持一个好的出口秩序,保持一个合理的增长速度,过快的数量增长势必带来越来越多的贸易摩擦,最终使你退出这个市场。


  薄熙来也认为,我们不能得理不让人,不能全包圆,把穷哥们全挤跑了。要顾全大局,顾及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惊心动魄10小时


  谈判之前,虽然中欧双方都剑拔弩张、气势汹汹,但谁都不想摊牌,都希望协商解决问题。


  在正式谈判前,商务部部长薄熙来与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四次通电话,了解欧方关切的问题。商务部派出一名副部长率代表团赴欧盟总部会谈,并一直与欧方保持着副部长级和技术层沟通。通过沟通和磋商缩小了分歧,形成了通过谈判解决问题的共同愿望。


  应薄熙来的邀请,曼德尔森6月10日飞抵上海,与中方进行谈判。


  谈判前,商务部通过座谈会等多个途径,了解到出口基数和贸易环境的稳定是企业最关心的问题,而且企业对于数量限制也可以接受。为了做好谈判,商务部专门成立了专家小组,处理了上万个数据,有针对性地制定了要价的多种预案,从技术层面保证了谈判中的主动地位。


  谈判就是讨价还价,就是通过有取有舍,争取自己最大的利益。薄熙来介绍说,双方虽然都有诚意,但是在谈判的基础上差距甚远。欧方坚持要以《对华纺织品特殊保障措施行动指南》为谈判基础,以一体化前2004年中国对欧出口为基数,而中方坚持必须考虑一体化后中国对欧盟的实际出口,经过艰苦的谈判和施压,最终迫使欧方让步,使我们获得了较高的出口基数。10小时谈判,仅仅谈基数就谈了6个小时。


  从6月10日下午一直谈到11日凌晨,经过几轮针锋相对的较量,其间也出现过摔文件、吵架、临时中止谈判的激烈场面,但双方还是互谅互让,终于达成了一致。用参加谈判的一位中方人士的话来说,真是惊心动魄的10小时。


  高虎成介绍说,这次谈判取得三大重要成果,一是争取到了较好的纺织品出口基数和合理的增长率,二是以较小的代价争取到了一揽子安排,三是促使对方承诺克制使用我国在加入WTO时承诺的242段条款,在世贸组织各成员中率先打开一个缺口。


  中欧协议是“高智慧的结晶”


  中欧纺织品贸易谈判,是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做出的政治决断。谈判的成功,意义重大,使中欧实现了双赢,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经受住了考验;谈判的成功,为我国纺织品对欧盟出口赢得了稳定的发展环境,有利于我国纺织业的健康发展。


  谈判的成功,还防止了一些国家对我国纺织品出口形成合围态势,也缓解了我国与发展中国家在纺织品问题上的矛盾。


  中欧纺织品贸易达成协议后,国内纺织品企业开始感受到协议带来的诸多好处,一是企业有了一个稳定的贸易环境,不再忧心忡忡、不知所措;二是企业接到的欧洲订单明显增加;三是出口欧洲纺织品的价格也在上升。


  上海是我国纺织品出口的重要口岸,江浙地区数以千计的纺织企业通过上海的出口企业走向海外。前一段时期,由于形势不明朗,企业不敢接欧盟地区的订单,一些工厂无奈进行裁员或停产。中欧纺织品协议的签订,使纺织品对欧盟出口的前景明朗化,企业敢接订单,也敢组织生产了。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总公司副总裁李灵敏称赞中欧协议是“高智慧的结晶”,是一个“务实、利好”的协议。他说,在到2007年底的两年半时间内,中国纺织品企业应加强自律,不能再搞无序竞争和恶性竞争,应当做好结构调整,增加西服、夹克衫等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


  资料:


  根据《中欧谅解备忘录》,欧盟承诺对T恤衫等十类中国输欧纺织品终止调查。双方同意,在2005年6月11日至2007年底期间内,对上述十类纺织品合理确定基数,并按照每年8%至12.5%的增长率确定中方对欧出口数量。 欧盟承诺在2005年~2007年期间,对于上述十类产品之外的2005年实现一体化的中国纺织品克制使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第242段条款;2008年,对所有2005年实现一体化的中国纺织品克制使用242段条款。


  (配文)薄熙来:必须考虑六大因素


  商务部部长薄熙来承认,中欧纺织品贸易协议还是一个贸易保护主义的东西,但它是现阶段能够争取到的最好结果。他告诉《环球》记者,在谈判中他反复强调这一点,批判欧盟搞数量限制是贸易保护主义,使得一直主张自由贸易的欧盟贸易专员曼德尔森很受刺激。


  薄熙来说,在谈判中有六大因素是必须考虑的。


  一是在纺织品一体化的10年过渡期内欧美没有采取过渡措施,已经是历史,必须承认。你如果和它打法律仗,可能为期甚久,结果还是不了了之。


  二是中国纺织品事实上对欧美产品形成了竞争关系。我们的媒体力量不及欧洲,欧洲也在大做“中国威胁论”。处理好中欧纺织品贸易摩擦,有助于消除所谓“中国威胁论”的影响。


  三是这场贸易摩擦涉及到不少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发展中国家的纺织品出口市场,一是欧洲,二是美国,中国拿下的份额多了,发展中国家就要退出去。因此必须顾及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四是如果硬和欧盟干下去,就会使我们孤立起来。欧盟在法律上已经完成了所有对中国纺织品设限的程序,如果我们一点不让步,就会逼着欧盟和其他国家联手对付中国。


  五是必须考虑中国纺织业的实际利益。中国纺织业是各行业中最需要稳定环境的一个产业,如果和欧盟打起贸易战,欧洲的进口商不敢下单,国内企业不敢接单和组织生产,将有六千家纺织企业关门,上百万工人下岗。


  六是必须考虑中国的外交大局。中国和欧盟,不仅仅是纺织品争端一件事,还有其他许多大事要处理,不能由于纺织品问题而影响了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大局。


  薄熙来对《环球》杂志记者说,中欧纺织品贸易谈成后,并不是一劳永逸,克制使用242段条款并不是不用,也不是取消。纺织品贸易争端将是长期的,纺织品以外其他产品的贸易摩擦,也会不断产生。今后和欧盟可以做到不打架,但是吵架是免不了的。 一定要用平常心对待贸易摩擦,继续做好各项应对工作。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