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4-11 12:58 hwf722
习惯

                                                                                                      习惯
&Sv)MY(F?8`H..      暖气和往年同期一样地停止供应了。也许刚刚停止的缘故吧,室温突然降低。为了防止女儿感冒,我丈夫自告奋勇提出和女儿换了睡觉的岗位。方式是,他搬到女儿的卧室,女儿来我们的卧室和我一起睡。
$V:IQV CVc+]k2n-A6u..   第二天早晨,爷俩都是比平时早醒了好多,他们起床和走动的声音,搅扰得我很不情愿地睁开惺忪的睡眼。我随即采访了父女二人的“睡况”,我丈夫说一夜没有睡实,现在是腰也酸背也痛,女儿则说她也没有睡好,因为换了新地方不习惯。
%whK?K;b H2x0nF..   我先是有些惊讶,后来仔细想想,也难怪啊,几年来,我们夫妻睡的都是软床垫,而女儿呢,一直是睡的防止身体长弯的硬床垫。他们都习惯了原来的“睡境”,现在突然改变了坚持日久的习惯,已经很难马上适应了。正是因为我们事先没有考虑到这一层原因,才演出了这个南辕北辙的故事。好在我们马上采取措施就可以改变它,不会给生活带来更多的麻烦,可是,人生中有很多时候,如果不注意培养好的习惯,一旦受其害时,木已成舟,想再改变,那可就实在太难了。一旦习惯养成,积习难改,悔之晚矣。俗话“打什么底儿就是什么桩”,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由此看来,培养一个良好的习惯于人于事都是举足轻重的。)x9s7u_G..
  这令我想起以前读过的伊索寓言里讲的《小偷和他的母亲》(可去飞信下载)的故事,感觉说明的也是这个道理,在此不妨让我和您共同重温一下,也许是不无裨益的呢。
2_+yy:T]n"g..   故事是这样的:在那个小偷还是在分不清是非好坏的儿童时代,他偷了同学的一块写字板,贪图小便宜的母亲不但没有及时批评帮助他认识到那是在做坏事,反而在孩子偷回来时,极力夸奖他聪明,并鼓励他继续去偷。得到了母亲的纵容,那孩子越偷胆子越大,并且屡次三番地得手,这样一来,不久他就达到一发不可收拾的程度了。可常言道,总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偷的多了,他终于湿了鞋,结果落入疏而不漏的恢恢法网,被判处了死刑。就在服刑前,他喊过来母亲,以说耳语为借口,竟然狠狠地咬掉了他母亲的耳朵。在疼痛的母亲惊疑的目光中,他仇恨地说:“如果当初你能及时管教我,是不会沦落到今天的绝境地步的,我恨你。”看到这样的结局,谁都会触目惊心的!但震惊后更应该引起我们的深刻思索,这个故事对我们发挥的警钟作用应该是洪亮和长远的。我们不得不承认,在那个孩子坏习惯的形成的过程中,他的母亲不但没有防患于未然,在偷窃事件第一次发生时,也没进行亡羊补牢,却糊涂地对孩子的错误行为起了推波助澜、助纣为虐的反作用,最终害人害己,自取其辱当然就不奇怪了。;\ f-FDGm9E/~..
  在这里,讲我们家里的真实生活小故事和这个耸人听闻的大故事,我没有哗众取宠之心,发出这抛砖引玉之举动,只希望能使读者朋友从中受到某种有益的启迪。试想,如果我们都能注意养成良好的习惯,人生的路就会因为少走了错步而较有价值,至少也不会演绎那么多可以避免的苦和难情形,也就当然地能在现实生活中减少上演很多悲剧了。2W&U!qo/Si..
  既然习惯是人自己或在他人的帮助下养成的,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努力改掉那些不利于个人和集体的坏习惯,而努力养成好习惯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习惯


Powered by © 2002-2024 www.eXinQing.net